◆◆◆
外地人说起西安,前面的定位词往往是“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对西安下意识的印象。诚然,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说到历史文化,全国还真没有几个城市敢和西安叫板。
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究竟蕴藏在哪里呢?
古城墙、大雁塔、兵马俑?
还是博物馆里数不尽的文物?
▼
建筑和文物确实是历史的见证,但冷冰冰,无声无息,仿佛充满了距离感。换个角度,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更为直观的体现——地名,除了是位置标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标签。
▼
古来有之的区县
雁塔、碑林、未央、长安、鄠邑、高陵,灞桥、西安大多数区县的名称都存在千年以上。其来历完全可以望文生义,大小雁塔、碑林、未央宫、长治久安,灞柳飞雪,一处处名胜,一个个典故跃然眼前。
▼
来历不凡的路
走过西安街巷,不经意间,会发现脚下的路,来历非凡。
◈
朱雀大街
大唐长安中轴线
150米宽的街道
◈
子午大道
遥对诸葛奇谋的子午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食用的荔枝由此送来
◈
未央路
夜如何其?夜未央。
——《诗·小雅·庭燎》
长乐未央,大汉宫阙以之为名
◈
凤城路
西汉长安凤阙,古称凤城
后秦姚苌建都长安时曾慷慨高歌
“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
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
◈
梨园路
出自“梨园”始祖唐玄宗李隆基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诗圣杜甫笔下的梨园盛景声势不凡
◈
来自宋朝的堡、寨
张家堡、徐家堡,长延堡、木塔寨、鱼化寨、狄寨,西安地名中堡、寨不少。不同于区县、道路名主要来自汉唐,堡寨大多起源于宋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主持西北军务,在陕西修建了许多堡垒、军寨防御西夏,地名自然而然流传下来。
◈
蒙古人的痕迹
金泘沱、沙泘坨,这两个地名西安人都不陌生,但“泘坨”二字的含义却让不少人困惑。经学者考证,“泘沱”应该来自蒙语,意为“水边的村镇”,地名始于元代。
历经两千多年,西安有太多古香古色,风雅动听的地名。
有的看似普通,却能与荡气回肠的历史联系,或能从其中品味出古诗词的优雅神韵。
一个个历史悠久,充满故事的地名,蕴藏着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必遗址保护,不必博物馆陈列,在地图上,在人们口耳之间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此为广告)返回西安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