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深圳现房销售引发房价上涨猜测 西安现房不足三成

来源:365淘房 2016-05-10 17:05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近期,深圳一幅限制现房销售的地块引发预售制存亡的讨论。有人认为,这只是个偶然现象,但由于之前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规定,装配式住宅比例至少达到30%,又让业界看到了现房销售代替预售制的可能性。那么,这一试点,是否预示着预售制将退出?开发商能否承受?是否会引发房价的上涨?西安房地产市场目前现房销售的情况又是怎样?
 

近期,深圳一幅限制必须现房销售的地块,引发行业关于预售制存亡的讨论。虽然业界有人认为,这仅仅只是个偶然现象,但由于之前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规定,装配式住宅比例至少达到30%。装配式住宅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开工到竣工,整体周期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这种快速的施工方式,让业界看到了现房销售代替预售制的可能性。

那么,深圳的这一试点,是否预示着预售制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对资金有着高度依赖的开发商,又是否能承受因期房销售取消所带来的影响?是否会引发房价的上涨?

5月3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员会官微发布公告,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开展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住房建设厅开展商品房现售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文章称,将进行跟踪采集数据,分析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在对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研判。

取消预售制代表一种方向?

 

关于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废问题的争论甚嚣尘上,直至今日也没有定论。丁祖昱认为,深圳楼市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推广商品房现售会加剧供需矛盾,成本的增加最终也会带来房价的上涨,对房价控制不利

2016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住宅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开工到竣工,整体周期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这种快速的施工方式,让业界看到了现房销售代替预售制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实行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预先支付定金或房款。开发商出售期房称为预售,购房者买房时就要与开发商签订房屋预售合同。

1994年出台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预售许可制度,并对预售条件、监管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目前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达90%以上,预售制成为国内商品房销售的主要形式。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商品房预售制度有利于加快商品房供应、满足群众住房需求,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蔡穗声认为,商品房取消预售制代表一种方向,深圳的现房出售试点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制度上需要一些调整。

杨红旭表示,中国房地产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告别了快速发展期,进入平缓发展期,从大方向讲,预售制度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现房销售能否从深圳燎原

深圳试点现房销售制 

深圳试点现房销售制

预售制的弊端之一,是消费者要承受因开发商资金问题导致楼盘“烂尾”的风险。取消预售,或取消预售中的融资功能后,这种风险只需要开发商和银行承受,消费者无需承担。这样,迫使开发商和银行更加审慎地对待开发项目,采取更为严格的防范风险措施。自然也就避免了此类纠纷。对消费者的保障更好,市场也更为平稳、健康

业内有专家认为,在房价高企的深圳等地推广现售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增供应,原本供不应求的状态会加剧,造成房价的上涨。徐枫认为这个说法存在一定道理,但是从长远来看,房地产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竞争较为充分的城市,市场自身调节的周期较短,受外界的影响没那么大。政府调控有很多牌,适当出牌将房地产调控向健康方向发展。

现售制度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开发周转能力、融资能力有了更多的需求,现售制度的推广将加剧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无法适应市场环境而被淘汰。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洗牌调整,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返回西安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