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遭遇传统观念挑战 试点遇冷未来路在何方?

来源:365淘房 2016-07-12 15:18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据了解,在试点过程中,“以房养老”试点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传统观念。目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是社会主流。
以房养老

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当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试点,试点期为两年。

所谓“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保险版“以房养老”,就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之后,保险公司将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据了解,自以房养老试点以来,仅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该业务。截至2016年6月28日,投保60户78人。从区域来看,一线城市(北上广)相较于二线城市(武汉)对该产品需求、认知度高;从家庭构成来看,无子女老人占到40%,主要是孤寡、失独老人;从月领养老金来看,以月领养老金5000-10000元居多。

以房养老

西安老人也表示“难接受”以房养老

华商报记者昨日上午在环城公园、超市等地询问了十多位中老年市民,对“以房养老”大多人表示“难以接受”。“辛苦一辈子买的房还想留给孩子。”今年61岁的黎先生,去年刚办了退休手续。他告诉记者,房子是以前单位分的后来掏钱买了产权,虽是旧房但也不想抵押出去,“退休工资基本上够花,除了房子也没有其他‘大件’给孩子了。”

59岁的周女士介绍,她的女儿女婿还有外孙都在上海,老伴两年前去世后基本上就是独自一人在西安生活。她说,孩子们离的远每年回来的机会不多,自己也考虑过住到养老院。如果“以房养老”在西安推出的话,是否参与她还要考虑一下,“房子也算一笔积蓄,年龄大了生病什么的还能拿出来应个急。”

不少人更关注身边养老服务的完善。家住丈八东路某小区的赵先生说,现在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室,但内容上比较单调,像老年大学、社区卫生室这些设施暂时还没有。他觉得如果社区服务到位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居家养老。

小编点评: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2.2亿的老年人要享受养老服务,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以房养老推不动呢?未来的出路在何方呢。


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

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房价涨的太多,已经强烈的干预了预期。

对于一个永远涨的产品,正常人的思维就是,晚卖比早卖要划算,所以宁可现在吃糠咽菜,也要再扛几年。老年人失去了收入来源,对于钱更加算计,所以你现在让他把房子给你?几乎没这个可能。因为在他们心里,过几年可能还会涨价。

其次,诱惑力不够,以房养老没有很好地配套服务。

如果只是一个倒按揭的方式,那他还不如自己干,把房子租出去一样可以获得收入。而且对于机构的信任感不强,万一把房子抵押给你,然后机构跑路了,老年人将血本无归,这样的风险他们冒不起。前两天北京就有一家,叫做怡养爱晚的养老机构就曝出了资金链断裂,有的8旬老人卖了房子加入会员,现在搞得无家可归。这事还需要公权力介入,否则老年人不可能会孤注一掷,拿自己的命去赌博。

第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居家养老,进入养老院已经是家庭不和谐的标签。

但由于现在整个社会节奏加快,很多老人也是没有办法勉强接受,但如果把房子卖了进入养老院,基本就是家庭破裂的标签,除非跟子女决裂或者没有子女,否则一般老人即使想这么干,也会受到家里的阻力。大部分子女都会说,您去养老院,钱我们出,房子过户给我。老年人肯定打死也不敢,因为信不过!信不过养老机构,也信不过子女。所以,除非养老院给老年人带来足够的自豪感,比如明显高出一筹的幸福感,否则一般老年人基本不会接受,这么做无疑给子女扣上了不忠不义不孝的大帽子,家庭关系本来还过得去,这下也得分家了。

第四,全世界来看,基本以房养老只适用于鳏寡孤独,香港就是这样。

而在欧洲一般都会有大银行介入,但那边房价基本稳定,所以在老年人心理,房子是个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不用消费房子了,自然可以倒按揭。但即使这样,从英国和德国的实践来看,依然不乐观。很多老年人还会选择自己出租,或者卖房去找个更便宜的地方居住的方式来养老。

专家:“以房养老”前景依旧存在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以房养老”遇冷其实并不能说明这种制度有问题,或者在中国没有前景和希望,因为在发达国家,虽然它是一个小众的养老方式,但是仍然很有市场,而且这种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我们国家之所以引入这样一种制度,也是因为看好这种制度的发展前景。

未来出路在何方?

宣传力度方面,在这四个城市中,除了幸福人寿,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来推动这件事情,如果仅有一家保险公司做这件事情,老百姓就无法对其进行了解,因为这个保单还是比较复杂的。

未来可以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参与进来,并引入竞争机制,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顺按揭过程或信托关系。如果我们会进一步增加试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好,然后把制度改进好,把保单设计好,把宣传也做好。返回西安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