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 |
据研究机构测算,2016年监测的30家房地产企业的土地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万亿元规模,较2015年全年的数据增长了一半以上。
数据显示,这些房地产企业过去一年已经耗费了1.27万亿元用以收购土地,比2015年的8445亿元增加了51%,新增的土地储备面积是2015年的1.34倍。
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房屋销量回升推动了房企过去一年的拿地热情,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上升。
根据监测数据,有19家房企2016年的拿地金额有所增加,其中7家房企的拿地金额是2015年的2倍以上。
![]() 4家巨无霸房企去年拿地耗资均超千亿 |
报告显示,去年拿地金额超过10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就达到了4家,而在2015年,还没有企业的拿地总金额超过800亿元。
拿地金额的大幅上涨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房屋销量的快速上升给房企带来了亟需补充货源的强烈需求,另外则是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房企将业务逐渐收缩到大城市,更贵的土地消耗了更多的资金。
这体现在,尽管多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同比有一倍以上的增幅,但相比之下,他们在过去一年新增的总建筑面积的增速则低了许多。
杨科伟称,过去一年土地市场的表现继续强化了强者恒强的行业现象,即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份额向个别几家大企业聚集。
严跃进也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强者恒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拿地资金的对比,大房企依然有足够的资金去拿地,而中小房企拿地的节奏显然是要降下来了。这也使得部分房企在土地市场方面雄心勃勃,而其他房企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拿地金额过千亿的万科、碧桂园、中国恒大和融创中国4家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土地收购总金额就超过了5500亿元,是后面26家企业拿地总金额的近8成。
不过,报告未列明这30家企业加总的拿地金额中,是否剔除了企业之间联合拿地的重复数据。此外,报告也未将部分去年交易较为活跃的企业纳入其中。
![]() |
去年全国诞生超340宗地王
去年房地产的火爆直接反映在土地一级市场上。据统计,去年全国300个城市尽管在供应量(10.32亿㎡,同比减少9%)和成交量(8.59亿 ,同比减少3%)上双双下跌,土地出让金总额却达到2.9万亿元,比2015年的2.18万亿元增加了31%。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价更高,地王更多。据测算,去年全国楼面均价为1904元/㎡,同比上年度增长40%。开发商也不惜以更高溢价抢地,土地溢价率已攀升至43%,足足比2015年的16%高出27个百分点。
![]() 去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地王最密集的年份 |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去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地王最密集的年份。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率“三高”地块大量出现在一二线城市,这种不理性不健康的拿地也刺激了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酝酿和价格暴涨。
另据监控,全国300个城市去年诞生了超过340宗单价、总价地王,即便热点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开始限地价、竞配建,仍未改变逢拍必出地王的局面。
西安胡家庙地王未上榜
去年12月,西安胡家庙一宗137亩土地拍出18.5亿元高价,虽然被业界视为区域“地王”,但并未打破全市的地价记录,所以在上榜地王排行的36个城市中,并不包括西安。
![]() |
2016年西安土地市场量价回升
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土地市场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全年共推出235宗土地,折合面积928万㎡;最终成交181宗,折合面积698万㎡。楼面地价为1311元/㎡。
从2010年至今的数据发现,西安土地成交量最高的年份是2011、2012年,均超过了1000万㎡。2013年成交975万㎡,开始下滑。相对较低的2010年和2014年,土地成交面积都在700多万㎡。2015年成交量最低,仅有589万㎡。
![]() 2016年西安土地市场量价回升 |
“西安土地市场在前年跌至谷底后去年有所活跃。”朱郁表示,但是这种活跃还不能称之为全面转暖。一方面去年有多宗地块出让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的流拍率仍然较高;另一方面全年接近700万㎡的土地成交量比前两年高峰期仍有差距。
除了成交量回升,去年1311元/㎡的楼面地价创下历年来的新高。在2013年以前,西安楼面地价一直在千元每平米以内,2014、2015年分别为1122元/㎡和1084元/㎡。
城市地产运营人士王建红对此分析,去年楼面地价上涨,主要是被年内一些高价地块的个案所推高。另据记者了解,去年西安城内、城东、曲江和高新区域都有楼面价超过2000元/㎡的地块拍出,最高者超过7000元/ 。
那么地价上涨是否会对今年房价形成助推?朱郁认为,楼面地价的确会和其他开发成本一同被计入房价,但是受库存和调控新政的影响,不同楼盘间出现价格分化的可能性更大,“西安房地产市场仍以刚需和改善为主,售价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返回西安365淘房>>